冰面上的吻别与灿烂笑容,范可新赛后动人一幕

admin 8 2025-10-28 15:39:58

北京首都体育馆的冰面上,一位身着红色比赛服的女子缓缓俯身,在洁白的冰面上留下深情一吻,当她抬起头时,脸上绽放出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,眼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,这一刻,范可新——中国短道速滑的标志性人物,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,华体育官网向陪伴她二十多年的冰面告别。

终局之战:金牌与告别

202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刚刚落下帷幕,中国队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,当队友们兴奋地相拥庆祝时,范可新却独自滑向场地中央,做出了那个令全场动容的举动——俯身亲吻冰面。

“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表达我对这片冰场的感情,”范可新在赛后采访中表示,她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,“它见证了我所有的泪水与欢笑,失败与成功,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在这里比赛,我想用最真诚的方式向它道别。”

这位32岁的老将在这场比赛中不仅帮助团队夺金,还在女子500米项目中摘得银牌,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。

从矿工女儿到冰上女王

范可新的故事始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,小时候的家庭经济困难让她差点与滑冰无缘,当年,父母为了给她买一双合适的冰鞋,省吃俭用攒了三个月,正是这份来之不易的支持,让范可新格外珍惜在冰上的每一刻。

“我记得第一次站在冰面上,那种自由飞翔的感觉让我忘记了所有烦恼。”范可新回忆道,她的眼睛里闪着光,“从那一刻起,我就知道我与冰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”

她的职业生涯充满坎坷与荣耀,2010年,17岁的范可新首次入选国家队,同年便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杯赛中夺得女子500米金牌,一战成名,随后的十几年里,她先后参加了三届冬奥会,收获了两枚金牌、三枚银牌,成为我国短道速滑史上获得奥运奖牌最多的女运动员。

笑对挫折的勇者

范可新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,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,她因严重的腰伤几乎退役,医生告诉她,她的腰椎损伤程度已经不适合继续高强度训练。

冰面上的吻别与灿烂笑容,范可新赛后动人一幕

“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,”范可新坦言,“每天被疼痛折磨,连正常行走都困难,更别说训练了。”

对短道速滑的热爱让她选择了坚持,经过两年的康复治疗,她奇迹般地重返赛场,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带领年轻队员夺得混合团体接力金牌。

“范姐的笑容是我们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,”年仅20岁的队友李梦瑶说,“无论训练多苦多累,她总是笑呵呵的,那种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。”

传承与告别

本次世锦赛,范可新特别要求与年轻队员组成接力队。“是时候把舞台留给年轻人了,”她笑着说,“我相信她们会比我做得更好。”

比赛中,范可新在第二棒完美发挥,为团队奠定了胜局,当她冲过终点线时,全场观众起立鼓掌,向这位老将致敬。

“看到范姐亲吻冰面的那一刻,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,”队内小将王雪在赛后动情地说,“她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与尊重。”

冰面上的吻别与灿烂笑容,范可新赛后动人一幕

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佳军表示:“范可新是中国短道速滑的一个时代象征,她的坚韧、乐观和对短道速滑的执着,将激励一代又一代运动员。”

冰面之外的灿烂人生

尽管告别了竞技赛场,范可新的笑容不会从冰场消失,她计划创办短道速滑培训中心,专注于培养青少年运动员。

“我不会离开短道速滑,”范可新笑着说,“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它,我想帮助更多孩子实现他竞技体育平台们的冰上梦想。”

她还透露了自己的人生规划:写一本自传、参与国际滑联运动员委员会工作、推广冰雪运动进校园……清单上排满了各种计划。

“范可新代表了当代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——坚韧、乐观、感恩、担当,”体育评论员张斌评价道,“她亲吻冰面的那一刻,不仅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告别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”

当记者问及告别时刻为何还能笑得如此开心时,范可新的回答朴实而深刻:“我感激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瞬间,无论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教训,它们都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,有什么理由不笑呢?”

首都体育馆的灯光渐渐暗下,冰面依然洁白如初,那个深情的吻和灿烂的笑容,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史上永恒的瞬间,诠释着一位运动员对梦想的执着与热爱,范可新的故事证明,最动人的告别不是泪水,而是带着感恩与希望,笑着开启新的旅程。

上一篇:明尼苏达火药桶炸裂!森林狼活塞爆发大规模冲突,七人遭驱逐上演全武行闹剧
下一篇:超30项目首登冬奥舞台 中国冰雪运动迎来全新时代
相关文章